近期出现多起大规模的充电宝召回事件,突显了充电宝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。如果充电宝存在制造缺陷或使用不当,它可能变成“随身隐患”,引发过热甚至起火。这类事故已造成航班紧急情况和烧伤事故。因此,了解如何防止移动电源过热,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处理至关重要。
I. 充电宝过热的原因
1. 充放电因素
- 过度充电:当充电宝充满后请及时拔掉电源。尽管大多数型号具备过充保护,但长时间维持满电状态会缩短电池寿命,甚至导致鼓包。
- 快速充放电: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,充电速度更快,但也带来了更高风险。使用快充设备为充电宝充电,或使用充电宝的快充输出为手机充电时,会比标准充电产生更多热量。
- 电池循环寿命:检查充电宝标注的循环寿命。随着使用次数增加,电池性能下降,内阻上升,设备发热会更明显。
2. 环境与外部风险
- 高温环境:切勿在高温环境下存放或使用充电宝,例如夏季车内。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自燃甚至爆炸。
- 散热受阻:如果在密闭或保温环境中使用充电宝,热量积聚速度可能快于散发速度,极易引发热失控。
3. 物理损伤
- 跌落与撞击:压迫、穿刺或剧烈撞击都可能在内部引发短路,导致起火或爆炸。即便只是普通跌落,也可能使内部元件松动,影响安全性。
- 鼓包与漏液:如果充电宝出现鼓包,说明电池已受损。哪怕轻微充电或使用,也可能引起严重过热。
4. 设计缺陷与材料问题
- 电芯质量问题:近期多起召回事件源于劣质电芯材料。随着时间推移,绝缘膜可能失效,从而引发过热甚至起火。
- 无线充电发热:无线充电过程中会损耗更多能量产生热量。若线圈位置不准或散热设计差,发热问题将更严重。

II. 如何防止移动电源过热
1. 避免过充或完全放电
- 充到 80–90% 即可:当电量达到 80–90% 时请及时拔掉,不要整夜充电。
- 电量低及时充电: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完全耗尽电量,建议电量过低时就进行充电。过充与深度放电都会缩短电池寿命,加速老化。
2. 保持低温与通风
- 远离高温:请勿将充电宝存放在阳光直射、封闭车内、取暖设备或炉灶附近。高温会显著增加过热和鼓包的风险。
- 保持通风:保持通风口与接口干净无尘。充电时避免放在柔软表面(如床或沙发)上,以免阻碍散热。
3. 避免高风险使用环境
- 防止物理损坏:正确存放并随身携带,避免背包内重压、防水、防摔。
- 减少高频使用:每天多次充电会加速老化。如果出现鼓包、异常声音或持续发热,请立即停止使用!
4. 选择安全型号并关注使用寿命
- 购买有认证的产品:选择符合安全标准、具备电池管理系统的移动电源。可查询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发布的召回清单,避免选购已知存在缺陷的批次。
- 关注寿命并正确回收:使用超过 3–5 年或接近额定循环次数后应及时更换充电宝。如果发现鼓包或异常发热,请送至专业电子废弃物回收站,不要丢入普通垃圾。
III. 过热或起火的紧急应对措施
1. 过热但未起火
- 立即拔电并隔离:马上断电并小心(建议戴手套或使用夹具)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,如水泥地板或金属托盘上,远离人和可燃物。
- 自然降温:如果表面温度低于 60°C,可置于开阔区域自然冷却。请勿使用水、冰或放入冰箱,这可能引发短路。如温度超过 60°C,或出现鼓包、冒烟,应按火灾处理。
2. 明火阶段
- 断电并大量冷却:首先拔掉电源避免触电,然后使用大量水或其他不易燃液体持续冷却。不要仅依赖干粉灭火器,它可能扑灭明火但无法冷却电芯,仍有复燃风险。

3. 火灾扑灭后
- 持续监控:火熄灭后仍应持续观察,可将其浸泡在水或沙中至少 1 小时,防止复燃。
- 安全处置:已燃烧或鼓包的移动电源含有有害化学物质。请密封装好后送至电子垃圾回收点,切勿随意丢弃。
作为日常随身设备,充电宝的安全不容忽视。通过选购可靠产品、规范使用、定期检查并掌握紧急处理方法,可大大降低过热与起火风险。